星空糖心天美mV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后台管理

积极研判资质改革走势,及时调整公司发展策略
汪士和
现行建筑业公司资质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
政府将资质作为管理手段,是为公共安全、公众利益考虑而设置的市场准入门槛。资质管理制度施行了20多年,在管理和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建筑业公司实力、促进行业标准化发展和保障从业人员权益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对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量科学技术的引进及应用,现行的资质管理制度已落后于形势,逐渐从过去管理建筑市场的有效手段,变成为制约建筑业公司发展的&濒诲辩耻辞;鸡肋&谤诲辩耻辞;。
一是现行资质标准不能真实反映公司承接工程的能力和经济实力。设置标准的初衷,是从&濒诲辩耻辞;资质&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素质&谤诲辩耻辞;两方面对公司进行考察,多年来,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没有达到考察公司真实水平的目的,反而使大批名不副实的公司充斥建筑市场,挤压了真正有实力的好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空间,使设置资质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二是增加了公司的管理成本。资质管理制度的实施,养活了一大批&濒诲辩耻辞;中介&谤诲辩耻辞;,一些公司为了资质升级,从而花费大量金钱。
叁是资质标准设置的考核指标繁杂,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行标准为了能够考察公司的承接任务能力,主要从施工技术能力和资金保障能力等方面着眼。施工技术能力从各类技术经济人员、机械设备及相关的业绩来考察,资金保障能力主要根据公司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来验证。由于这些指标和人员、设备等涉及到方方面面,公司从各部门汇总,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到审查人员处变成了考验专家的综合知识水平。而在考核过程中,&濒诲辩耻辞;造假&谤诲辩耻辞;现象也时有发生。
四是专业类别设置过多,制约了公司经营。现行建筑业公司资质共设置12类施工总承包资质和36类专业资质。&濒诲辩耻辞;资质&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业绩&谤诲辩耻辞;这一先有&濒诲辩耻辞;蛋&谤诲辩耻辞;还是先有&濒诲辩耻辞;鸡&谤诲辩耻辞;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建筑业。
推行工程总承包资质是建筑业资质改革的必由之路
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是建筑业转型的重点。目前,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都在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并对建筑业公司参与该模式设置了一定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中,一直在强化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型的趋势,工程总承包能力成为大型建筑业公司必须具有的能力,让公司不得不加快转型步伐。目前,在我国现行公司资质标准序列中,并没有工程总承包资质,这给行业公司参与工程总承包项目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未来,设立工程总承包资质,或许是建筑业资质改革的必由之路。
2019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第七条规定:&濒诲辩耻辞;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原则上应当在初步设计审批完成后进行工程总承包项目发包;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简化报批文件和审批程序的政府投资项目,应当在完成相应的投资决策审批后进行工程总承包项目发包。&谤诲辩耻辞;第八条规定:&濒诲辩耻辞;建设单位依法采用招标或者直接发包等方式选择工程总承包单位。工程总承包项目范围内的设计、采购或者施工中,有任一项属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范围且达到国家规定规模标准的,应当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工程总承包单位。&谤诲辩耻辞;
根据以上规定,以后只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的施工公司,哪怕有一级甚至特级资质,也将被建设单位排除在采用了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项目招投标之外。《办法》释放了承发包方式改革的强烈信号&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以后只有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公司,只能做具有工程总承包资质公司的分包单位,而失去单独&濒诲辩耻辞;总承包&谤诲辩耻辞;的资格。当然,《办法》第十二条又给施工总承包公司指了一条出路:&濒诲辩耻辞;鼓励施工单位申请取得工程设计资质,具有一级及以上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单位可以直接申请相应类别的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完成的相应规模工程总承包业绩可以作为设计、施工业绩申报。&谤诲辩耻辞;
20204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对于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安排方式及项目管理的通知》。该文件主要从&濒诲辩耻辞;准确把握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安排方式的内涵&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合理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安排方式的条件&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严格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安排方式的要求&谤诲辩耻辞;等方面,从资金上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严格管理。对于建筑业公司而言,针对政府投资项目这块&濒诲辩耻辞;大蛋糕&谤诲辩耻辞;,如果不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基本没有参与的可能性。
&濒诲辩耻辞;新基建&谤诲辩耻辞;的主要投资来源于国家。在疫情影响下,基建稳增长的重要性再度凸显。根据3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濒诲辩耻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谤诲辩耻辞;的理念被提上日程。所谓&濒诲辩耻辞;新基建&谤诲辩耻辞;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5G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据了解,单是5G基站,叁大电信运营商2020年便计划建设55万个,预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3.5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濒诲辩耻辞;新基建&谤诲辩耻辞;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如果施工公司不能取得工程总承包资质,或许也将与这些项目失之交臂。
抓住传统基建规模仍然巨大的&濒诲辩耻辞;尾巴&谤诲辩耻辞;。据统计,传统基建项目在29个省总投资计划17.6万亿元中的占比仍高达41%,房地产等项目占20%,这无疑是巨大的投资,对于只有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公司来说,还不至于没有工程可干,但仍要提醒广大施工公司当家人,要把&濒诲辩耻辞;这两年没有工程总承包资质仍然还有活干&谤诲辩耻辞;当成一个过渡期,未雨绸缪,才能适应改革的大潮。
施工总承包公司的出路
有条件的公司应尽快提升工程总承包项目建设能力。上一轮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重新就位时,要求公司必须有甲级设计院,就已经开始向设计施工一体化方向引导。目前,除央企和部分国企外,许多具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公司,要真正承接工程总承包项目,还得花大力气,尽快充实设计人员队伍。
无条件的公司可以联合设计单位转型。联合,不是指松散的联合,而是以产权为纽带的真联合。施工公司(包括从特级公司中分离出一个一级资质公司)可以以控股形式,与有意愿的设计单位组建新的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公司。若设计单位不愿意(或有关规定不允许),只能由设计院控股,但对于原施工单位来说,至少要确保不被排斥在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投标之外。
积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建筑业改革中成功的经验做法,也是参与工程总承包的&濒诲辩耻辞;捷径&谤诲辩耻辞;。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由上世纪50年代国有公司改制成立。2006年被民营公司全资收购,当年施工产值仅6亿元,到2016年改制10周年时,公司总产值(含房地产)达450亿元,20173月又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被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濒诲辩耻辞;绿地&谤诲辩耻辞;)控股55%收购,变成了国有控股子公司,2019年产值突破千亿元,2020年产值计划完成1200亿元。在这样的国有大集团公司里,资源配置不再是难事。
所以,行业协会应发挥牵线搭桥作用,让更多有实力的民营建筑业公司,规范化地与大公司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名正言顺地参与到越来越多的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中。
以联合体形式组建大集团,参与国际工程竞争。多年以来,八大建筑央企让地方建筑业公司难以望其项背,2020410日,绿地组建&濒诲辩耻辞;绿地大基建集团有限公司&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绿地大基建技术研究院&谤诲辩耻辞;,从此改变了这一局面。
实际上,除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外,多家知名建筑业公司也已被绿地所控股,其中贵州建工集团被控股70%、西安建工集团被控股66%、天津建工集团被控股65%、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被控股70%、沉阳城市建设集团被绿地旗下天津建工集团占股70%,如今,广西建工集团也在参与绿地的混改。至此,绿地形成了&濒诲辩耻辞;布局东南西北中、覆盖投融建造管&谤诲辩耻辞;的发展局面。产权制度深度融合联合体的建立,使得绿地大基建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了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7项、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2项,此外还有18个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和16个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
这一改变,使得这些熟悉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公司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濒诲辩耻辞;一带一路&谤诲辩耻辞;的国际工程竞争中,同时也给了八大建筑央企一个信号:必须不断改革,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中小施工总承包公司和专业承包公司应积极向做专做精的方向迈进。根据以上分析判断,大量的中小施工总承包公司,以后单独承接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机会几乎没有。通过改制重组,公司可以取得更高一级资质,但要承接工程总承包项目,这些公司应从组织构架上做好成为施工分包的准备。随着社会进步和建筑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承包方式的变革是必然趋势。所以大量的中小公司,应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发展方向。建筑业虽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肯定行不通,今后中小公司向做专做精的方向迈进才是正道。例如,行业内一家做环氧地坪的公司,专门为大型商场和超市做地下车库的地坪,越做手艺越精、质量越好,许多开发商在做项目时,都指定由这家公司去做,这家公司也越发展越好。
总之,建筑业公司资质改革的走势,关系到行业发展的方向,更决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路径。行业公司应当认真研究改革形势,找准发展方向,在新时期快速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