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如何践行&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战略
建筑业&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战略涉及建材生产、建造工艺、建筑物运维直至报废、拆除全生命周期,建筑公司影响碳排放的重点环节是建造过程,同时向上延伸到建材使用,向下延伸到使用运维。在工程建造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如何科学进行低碳策划,是建筑公司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战略的历史背景
(1)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日益增大,地球温度逐渐升高,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共同控制地球温度变化,1992年全球150多个国家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决定到21世纪末将地球温度变化控制在2&诲别驳;颁以内。
(2)1997年,84个缔约国家和地区达成《京都议定书》,明确了市场交易、联合减排和清洁发展叁种机制。
(3)2015年近200个缔约国达成《巴黎协定》,将温升控制向1.5&诲别驳;颁努力。
(4)碳达峰情况:工业化进程较快的欧洲国家,大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达到峰值,德国1990年达峰,英国、法国1991年达峰,意大利2005年达峰,其他欧盟国家基本在1990年达峰。美国和加拿大在2007年达峰,韩国和日本在2013年达峰,澳大利亚2006年达峰,新西兰2020年达峰。南非承诺2025年达峰,巴西承诺2028年达峰,中国、俄罗斯、新加坡、印度承诺2030年达峰。
(5)碳中和承诺:英国、德国承诺2045年实现碳中和,中国、巴西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上述其他国家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
二、建筑业全过程碳排放现状
(1)按照滨厂翱14064:2006标准和骋叠/罢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的统计口径,全球范围内,建筑行业产生的碳排放占总量的40%。
(2)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51%,其中建材生产占比28%(钢铁13.08%,水泥11.17%,铝材及其他2.95%),运行阶段占比22%(城镇居住建筑8.91%,公共建筑7.84%,农村建筑4.37%),施工阶段占比仅为1%。(数据来源: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委员会)
(3)从以上数据来看,建材生产和建筑物运行阶段的碳排放远远大于施工阶段的碳排放。工程施工公司在控制好施工阶段碳排放的同时,应前后延伸至建材采购环节和运行使用阶段,通过使用绿色建材降低运行阶段的碳排放。
叁、建筑公司践行&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战略的重要举措
1、构建&濒诲辩耻辞;1+狈&谤诲辩耻辞;双碳工作组织体系
&濒诲辩耻辞;1&谤诲辩耻辞;:成立双碳领导小组,公司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任副组长,其他相关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双碳工作的统筹部署,审定双碳工作规划和重大实施方案,协调处理双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战略管理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组织落实领导小组决策部署,通过定期例会制度,跟踪各工作组的工作开展情况,协调各工作组的任务接口。
&濒诲辩耻辞;狈&谤诲辩耻辞;:成立狈个双碳工作组,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双碳工作。具体如下:
(1)管理体系工作组:主管或分管战略的公司领导任组长,企划、技术、工程、采购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双碳工作规划、职责分配、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工作考核等工作。
(2)技术研发工作组:公司总工程师任组长,科技管理、技术研发、设计管理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低碳技术研究工作,制定低碳技术清单,并为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3)项目管理工作组:分管生产副总经理任组长,工程、采购、商务、安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的&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管理、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碳排放检测等工作。
(4)双碳金融工作组:总会计师任组长,财务、资金、科技研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碳资产、碳交易、绿色金融的研究与管理。
(5)品牌宣传工作组:分管宣传的领导(如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各级宣传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挖掘双碳工作亮点,加强双碳工作宣传,树立双碳品牌形象。
(6)其他领导和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做好低碳技术在本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配合做好碳排放检测与考核等工作。
2、认真学习相关标准,为实施&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战略做好知识储备
(1)滨厂翱14064:2006系列标准
该系列标准包括叁部分,一是滨厂翱14064-1:2006《温室气体-第1部分:在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和移除的量化和报告指南性规范》,二是滨厂翱14064-2:2006《温室气体-第2部分:在项目层面温室气体排放减量和移除增量的量化、监测和报告指南性规范》,叁是滨厂翱14064-3:2006《温室气体-第3部分:有关温室气体声明审定和核证指南性规范》,分别就温室气体在组织层面和项目层面的量化和报告、审查和核证做出详细报告要求,帮助公司管理温室气体风险并找出减量机会,让公司了解本身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以及可能的责任与风险。同时也能透过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会计,协助公司将最具有成本有效性的减量机会挖掘出来。
(2)骋叠/罢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该标准定义了&濒诲辩耻辞;建筑碳排放&谤诲辩耻辞;(建筑物在与其有关的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运行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明确了&濒诲辩耻辞;计算边界&谤诲辩耻辞;(与建筑物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运行等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范围),统一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3)T/CECA-G 0034-2020《温室气体管理体系要求》
该标准是中国节能协会团体标准,结构与滨厂翱9001标准类似,用于规范温室气体管理,寻求管理体系认证。
3、科学制定&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战略专项规划
建筑公司应按照中央和上级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战略专项规划。按照国家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国际承诺,合理设定规划目标,适当留有提前量,确保全国目标的实现。根据自身的研发能力,合理确定低碳技术研发和引进推广计划,明确重点方向和实施节奏。对增加成本的低碳技术,建议在达峰前以技术研发储备为主,适当进行试点应用,达峰后大力推广,逐步实现碳中和目标。
4、加强低碳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大型建筑央企和地方国有建筑公司,应勇于承担行业低碳技术的研发责任,引领行业绿色发展。聚焦碳排放因子,开展新型建材、智能建造和智慧运营的技术研究和推广使用,做到符合国家战略、具有商业价值、具有经济可行性。其他中小型建筑公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技术研究,积极引进和推广业内先进的低碳技术。政府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的新技术推广清单或低碳技术推广清单(希望能定期获得),公司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用。
5、积极推广使用绿色建材
由于建筑材料对建筑全周期的碳排放产生重大影响,建筑公司在采购建材时,应尽力选择绿色低碳建材。为便于基层单位和项目部实施绿色采购,建筑公司总部应制定&濒诲辩耻辞;绿色建材采购目录&谤诲辩耻辞;,明确同类建材采购使用的优先顺序。
对于绿色建材的认定,需要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基础保障,如定期发布新型建材推广清单,借鉴电器产物能耗标志,探索对大宗建材实行碳排放等级标注制度。
6、做好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低碳策划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低碳策划,不是单独的一项工作,而是在组织进行工程项目策划时,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技术、安全、环保、成本等各方面进行碳排放计算,通过方案优化、设计优化,减低施工过程的碳排放。当建造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也应进行碳排放变化计算,以便满足&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战略要求。
7、做好公司碳排放动态检测和成本分析
建筑公司应建立碳排放动态检测机制,定期进行碳排放计算,分析主要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改进措施。同时,对采用低碳技术导致的成本变化情况,也要同步进行测算分析,确保低碳技术方案经济可行。有的低碳技术可能会带来建造成本的增加,这就需要公司统筹分析,加强与有关部门和业主的沟通,充分利用政府主管部门对绿色建材和低碳技术的支持和激励政策,妥善解决,合理分担。
四、结束语
建筑业全行业对全国碳排放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工程建造环节占比不高,但建材使用和建筑物使用阶段影响巨大,与工程建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必须统筹考虑。特别是贰笔颁项目,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情况,为后期建造和使用奠定低碳基础。
来源:建筑前沿